姜堰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本次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所谓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居民在家庭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其物理性质又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可回收物以及无法分辨的混合物。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多,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各地政府治理城市环境的重要方面。 1、垃圾处理情况: 一是垃圾产生。目前我市城区主次干道清扫面积约为 240 万平方米左右,小区清扫面积约 130 万平方米,城区日产生活垃圾 150 至 180 吨左右,夏季高峰时期最高日产生活垃圾达 200 吨以上。二是工作职责。根据职能配置,城管局和姜堰镇共同负责城区环卫作业,其中姜堰镇主要承担背街里巷及居民小区的保洁工作,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和所有垃圾的清运、处理工作均由我局环卫处负责。三是经费来源。垃圾处理经费由政府财政投入和生活垃圾收费两部分组成,财政每年投入 240 万元,收费每年 400 万元左右,而城区环卫处正常运转费用每年近 800 万元,经费缺口较大。 2、垃圾处理流程:生活垃圾的处理通常包括垃圾的收集、中转和最终处置三个环节。目前城区生活垃圾采纳垃圾混合、容器分散的随时投放方式收集。小区居民的生活垃圾袋装后就近投放到住宅区内的垃圾容器内;公共场所、街道垃圾用保洁车、果壳箱和垃圾桶收集;沿街单位、店铺和住户的生活垃圾在袋装后摆放到指定地点定时收集。随后,各收集点垃圾由环卫工人使用人力三轮车装运至垃圾中转站,经中转站集装密封或压缩后由机动车辆运至垃圾处理场,经过机械推平、压实、再消杀,最后覆土,力求实现卫生填埋处理。 3、垃圾设施建设:自 1999 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以来,我市环卫投入不断加大,生活垃圾设施建设也逐年好转、逐年优化。城区现有各类垃圾收集容器 1023 只(座)。其中,垃圾房433 座,果壳箱 400 只,垃圾桶 190 只,与城市规模基本同步,初步满足城市建成区群众生活需要;城区现有 5 座垃圾中转站,其中 3 座集装吊装式,2 座为压缩式(根据环卫专业规划和我市实际需要,城区应设置垃圾中转站 9 座,数量偏少,档次较低);现有垃圾运输车 6 辆,大部分年久老化,超年服役;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姜堰镇前堡村,占地面积为 55.5 亩,于1999 年 6 月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检查验收前建成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