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_第1页
1/12
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_第2页
2/12
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_第3页
3/12
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1.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尊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文中的“争”同“诤” 这一章书,是讲明为臣子的,不可不谏诤君亲。君亲有了过失,为臣子的,就应当立行谏诤,以免陷君亲于不义。孔子因曾子之问,特别说明谏诤之重要性。列为十五章。 译文: 曾子说:“关于慈爱、尊敬、安亲、扬名的孝道,学生已经听您讲过了,请问为人子的一切都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以说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在古时候,天子有七位直言谏诤之臣,即便天子无道,还不会失掉其天下;诸侯有五位直言谏诤之臣,即便诸侯无道,还不会失掉其国;卿大夫有三位直言谏诤之臣,即便大夫无道,还不会失掉其家;士人若有直言规劝的朋友,则自己不会失掉美好的名声;假如父母有能够坚持真理、劝谏父母改过的儿女,父母就不会做出不道义的行为。假如父母有不义的行为,儿女不能够不劝谏。假如一味顺从这是陷父母于不义。假如父母、领导、朋友有不道义的行为、不正确的观念,我们就要劝谏。一味盲从父母的号令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感悟: 假如父母、领导、朋友有不道义的行为、不正确的观念,我们就要劝谏。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领导、朋友假如有不正确的观念,我们要及时给予纠正。但这种纠正我们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对方能接受的语言沟通。 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想想我们平常跟孩子的沟通,为什么我们感觉都是为了孩子好的语言,孩子不同意听呢,以至于关系搞得很僵;为什么我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孩子却感受不到呢? 想想我们的沟通方式吧,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而不是我们以为的。 生活就是大炼厂,在生活中修 炼,跟身边人修 炼,把理论落地,当双方沟通都很舒适的时候,我们修 炼的层次也就上升了。2.孝经著作介绍 《孝经》,以孝为中心,为历代儒客尊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 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法律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孝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