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_第1页
1/4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_第2页
2/4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_第3页
3/4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 王浩 有这样一组塑像:描述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师者手持书卷,神情庄肃,目光深而平和;弟子那么有列布四周,或诵习、或沉思、或舌辩、或倾听,上有飞云朗日,下有青松古石。多么和谐的师生图,多么真切的师生情啊!孔子是中国教育界祖先,他的德、才、勤、容真可谓万代之师也。 在当今的新时代,作为一名老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就是要有师德。师德,是作为一名老师应具有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行为标准。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不仅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各类行为标准和道德内涵,更表达了朴素的为师求学法和治学执教之道,对老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老师素养、促进教育事业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价值多元,思想日益急躁的当代,每一位高老师仔细研读论语,重温中华美德对高校师德建设意义深远。 一、从《论语》中悟 仁 ,以仁为本在现实社会中,在物欲的横流面前,许多人放弃了对事业的执著,转而去追名逐利。子曰: 饭疏食饮水,y nshuǐqǔgōng 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仁人君子多以淡泊心志为重,不求奢华,但求人格。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论语 学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老师的收入虽然相对清贫,社会地位也不高,但教书育人的使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值得我们去坚守。以 仁 为本,摒弃那种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论语 述而》〕的消极道德修养障碍。 二、从《论语》中悟 省 ,每日三省 孔子曰: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有没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我觉得每位老师都应当有这样的思想,学习先进,抨击后进,反省自己,不让自己成为不贤的人。新课程改革提倡老师进行反思,反思也是老师专业成长的最正确途径。老师不妨每日三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一下自己的缺乏。在反思中改良,时刻提醒自己做好每项工作。 三、从《论语》中悟 身 ,言传身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师德随笔:从《论语》中悟师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