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师师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进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为准则,加强老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阔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更新师德观念、法律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强化老师素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适应现代化教育进展的高素养老师队伍。 二、本学年师德建设工作重点: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老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活动为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使良好的师德法律规范转化为广阔老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阔老师的人格品质。 1、学习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进展规划纲要》和《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等法律法规。 2、坚持系统的师德培训、常常性的师德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读书教育活动。评选”十佳好老师”活动。 3、进一步法律规范老师的言行,学习宣传校内外优秀老师、崇明县是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要求全体老师必须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修养。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与法律规范,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常常化、制度化。老师的集中学习与平常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四次 3、法律规范师德行为,对比有关师德法律规范的要求,老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写出师德自查自纠书面材料切实解决老师中存在的问题。 4、进一步法律规范家校联系行为,建全和完善家长学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促进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相互沟通,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继续开展学生问卷、征求家长意见、师德调查、老师师德评价活动,自觉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增强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组织全体老师仔细学习《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进展规划纲要》及《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全面准确理解《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努力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