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业务理论学习活动总结 现在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假如没有一定的理论底蕴,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就没有基本认识,甚至连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什么收效。因此,本学期,我校加强老师教育讨论的理论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老师的理论意识 我们把学习的时间、形式、内容等列入学校工作规划要求做到学习制度化,在学习中,要求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老师研讨相结合、外地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力求探讨教学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总结。 二、通过建、定、带、引、激等方法,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1、建——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每两周进行一次学习会,严格学习考评,学习前先点名,要求每位老师理论学习做到六个有:有学习计划,有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有总结提高。通过完善学习制度强化老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2、定——即定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和教育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每位老师在学习中,仔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将学习、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素养教育。 3、带——即领导带头学理论,带头写心得体会和教育教学论文,为全体老师树立学习的榜样,营造良好的“讲学习、增素养”的浓厚氛围。 4、引——即引导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校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个中心,找准理论和实践的联结点和切入点,要求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活学活用理论,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吸引学生求知求学的*,从而达到提高理论学习的实践价值。 5、激——即通过各种途径,激发老师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把理论学习做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评优、晋级、奖励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正面激励促进理论学习的制度化,激发老师理论学习的更大热情。 三、重视校本培训 建设一支道德高尚、素养优良、业务过硬的老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进展的根本保证。学校作为最基层、最直接、最经济的师资培训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的校级培训是学校老师受益最多、的形式。因为,市级县级培训由于老师人数多、教育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只能解决面上的共性问题,而学校则可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具体解决个性问题。我们采纳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这对丰富老师的理论知识拓宽老师的视野,对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