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下 1.6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5)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5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第 1 单元单元主题: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课 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2.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讨论水的特征。学生将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分别放入水中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 3.学情分析本节课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考虑到“溶解”一词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科学词汇“溶解”,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并能如实记录。2.通过观察对比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溶解现象,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 ,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3.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评价任务】1.学生观察并记录同一物体放入水中前后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2.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溶解现象的解释。3.了解溶解带给我们日常生活的便利。【器材准备】分别装有水的 3 个透明杯子、3 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木棒、小勺、食盐、红糖、小石子、记录单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 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术,可不要眨 眼睛哦!你们看到这瓶水什么颜色?现在老师先吹一口气,在摇一摇!这瓶水变成了紫色。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呢?今日有三位热心的小朋友来帮忙:它们分别是盐、红糖和小石子。 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观察并描述盐、红糖、小石子三种物质特征①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吧!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用哪些观察方法呢?(用眼睛看,看什么呢?颜色、形状、颗粒大小。用鼻子闻,扇闻)这真是个好办法!为了我们能看的更加认真,我们可以利用放大镜。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