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卖炭翁导学案学习内容第六 单元 24 课:卖炭翁 (共两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育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难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培育文言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间估计:导课 分、自学 分、沟通 分、展示 分、小结__分、巩固 分钟学 习 流 程学习流程学案导案(学法指导)一、 自学新知1、作者: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喧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伐薪(xīn) 翩翩两骑(piān) 敕(chì) 回车叱牛(chì)2.把握重点词汇。(1)解释下列词语。① 伐薪烧炭南山中:木柴。② 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③ 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④ 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⑤ 手把文书口称敕:指皇帝的命令。⑥ 回车叱牛牵向北:调转。(2)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同“值”,价钱)二、整体感知3.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一、情景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 诗 合 为 事 而作”,今日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 诗 歌 — — 《 卖 炭翁》。二、检查预习情况这一环节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做好预习。三、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读、译、思来深化文本,理解文言文,积累文言常识,体味诗歌的内涵。【沟通点拨】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而且下雪天的山路难行。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是从什么四、课堂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沟通点拨】外貌,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5.“可怜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