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孙权劝学-教案教学[来源:学.科.网 Z.X.X.K]目[来源:Zxxk.Com]标知识与技能[来源:学|科|网]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来源:学*科*网]2.掌握关键词句,积累成语,翻译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2.理解文本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品味人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2.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进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导入导入一(文本导入):“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导入二(问题导入):也可以故事导入或情境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雄。三国,这样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赞扬。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日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导入三(启发式导入):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共同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自主探究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2.沟通背景人物背景: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公元 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