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育综合职业素养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法律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生产实习基地; (三)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点)。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进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老师(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加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 (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的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育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 “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进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进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进展。对于一些条件好、进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四、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成立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老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讨论基地建设事宜。 (二)、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生产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