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3篇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3篇_第1页
1/13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3篇_第2页
2/13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3篇_第3页
3/13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 3 篇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公里。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下面是带来的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希望大家喜爱。 篇一: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 今日,我们去的旅游点是李坑古村落。这里,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 1020xx 年,由一个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帝尧时为部落首领时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职为姓。同时因先祖唐未由北方迁江南时,曾"占地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时数典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称"坑")两岸,便俗称李坑了。 李洞是个曾任从五品朝散大夫的隐士 他来此建村后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据村谱记载,李洞的儿子李仁曾遵父命创建"盘谷书院"。此后,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 18 名进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 1166 年)还出了一位状元,叫李知诚,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 32 人,并有1 名饱读诗书,能文善诗的文士留下传世佳著 29 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还是明清时外出经营的商人,他们的木材、茶叶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苏、上海、广州等地,他们积攒了钱财回来,除了建造住宅处,也修宗祠、桥、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这个不傍大河通道,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为一个建筑类型很发达的革子,有大小宗祠座,庙宇观阁 17 座,桥亭路亭 17 座,还有书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园林等,当年号称"婺东第一村"。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村参观。 [车至李坑路口] 游客们,请下车。步至中书桥]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中书桥",它是婺源现存最古的桥之一,建于北宋未年,是座单孔砖拱桥,长 4 米,宽 2。5 米,高 3 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史书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 10xx 年),村人李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他在京城为官多年回乡省亲,一日漫步村边,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溪上的木桥时,有摇摇欲坠之感,孩童嬉戏奔走过桥时更令人感到害怕,于是捐资建造了这座稳重大方的砖拱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谢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职定名为"中书桥"。 [步至李坑村口] 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西婺源李坑导游词3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