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地理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课时)复习学案 湘教版必修 2【考点一】工业区位条件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 制糖厂、罐头厂 等布局(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 啤酒厂、家具厂 等布局(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 然: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主要 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 , 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生产技术因素: 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市 场 因 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例题)一、工业联系“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二、工业区位条件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1、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2、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即改善投资环境和内部交易成本),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