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 2012 高二历史《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岳麓版选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公元前 560 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开始确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过程与方法:研读理解,问题探究,辩证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但进步的最终会取得胜利;通过肯定梭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重点与难点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导入新课分析本课引言,提出问题 :问题一,梭伦进行了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改革,然而正当改革进入关键时刻,他却选择了放弃权力,选择了出走,你分析是因为什么?问题二,通过前一课对梭伦改革内容的学习并结合引言叙述你对梭伦改革如何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一、梭伦改革的结果1、梭伦出走(原因)(1)随着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焦点。(根本原因)① 贵族利益受损,不满改革② 下层平民没有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参政,抱怨改革(2)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出走漫游。(主观原因)公元前 572 年,梭伦年届 66 岁,他已任执政官 22 年。他退休了。经由雅典官员的宣誓,保证十年内遵守他的法律而不变更,于是他开始出发旅行了,以观察埃及和东方的文明。 大概在此时,他说出了名言“活到老,学到老。”2、僭主政治的建立(1)原因: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① 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② 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改革;③ 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2)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建立僭主政治(BC560),继续改革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合作探究】1:梭伦改革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是什么?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庇西特拉图在山地派支持下凭借武力建立僭主政治。(3)对僭主政治的评价庇西特拉图在山地派支持下,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保护了改革成果。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不同于东方的君主制,是平民政治的特殊形式,符合雅典社会的发展方向贵族寡头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联系与区别贵族寡头政治:公元前 7 世纪希腊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取代,确立起雅典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