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 2012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的背景》教案(岳麓版选修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基督教的由来与分裂;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宗教“异端”运动的高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从而理解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为准确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进程、实质和意义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综合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任何腐朽势力必将被先进的力量所取代。借此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 0.44 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讲授新课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1)产生:公元 1 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2)发展:公元 4 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公元 476 年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到继续发展。(3)分裂:① 公元 11 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② 公元 16 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1)原因① 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② 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知识链接】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在 1096 年到 1291 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实质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③ 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知识链接】中世纪“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用心 爱心 专心1④ 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