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说出区域的含义。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难点分析】比较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法指导】案例分析法与问题探究相结合 【导学过程】[自学自悟]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自然条件不同的比较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处我国: 、长江 地处我国 气候条件气候类型土地条件土壤类型耕地类型耕地分布较为分散集中连片人均耕地矿产条件矿产资源 有丰富的 等矿产。社会经济不同的比较地理环境对两地农业耕作方式、工业地位的影响: 耕作方式农作物作物熟制特色农业工业基地类型长三角松嫩[互学探悟]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平原 、 、 分布广 交通阻隔 地势平坦 黏重 开垦困难 的广泛使用 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改良 丰富 资源 人均耕地面积低 稠密[博学领悟]大家去过哪里旅游过?对比一下大家去过的两个地方,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哦? 人们利用改造自然能力低下,耕作业发展缓慢早期我国粮食主要产地农业社会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让位于 棉花地位让位于 现代社会 【学以致用】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 3000 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3.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演变趋势: 演变原因: 尼 日 利 亚 乍 得 尼 乍 得 湖 日 尔 喀 麦 隆 国界 河流 12.5° 12.5° 14° 16° 图 1 乍得湖地理位置简图 1963 年 1987 年 2007 年 水面 图 3 不同年份同一时段乍得湖卫星影像示意图 乍得湖 图 2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产生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