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习目标】 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难点分析】 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法与问题探究相结合分析能源的重要性 【导学过程】[自学自悟]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是目前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的两种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转换方式?[互学探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试问这种调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吗?[博学领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与 20 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因素。(2)结合材料,说明该地区工业结构的优劣。(3)指出该地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学以致用】(2014·重庆文综)图 1 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 2 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1)进入 21 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 1 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学后反思】第三章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 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 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 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 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 ②受盆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 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