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第 2 课时)教学目标:加深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含义的理解,并能熟练地判定由“或”“且”“非”组成新命题的真假。教学重点:利用“或”“且”“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求解有关字母范围。教学难点:“或”“且”“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教学过程:一、知识复习1、定义:把“或”“且”“非”称为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构成形式符号表示对应集合p 或 q p 且 q非 p2、“或”“且”“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pq¬pp 或 q p 且 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 3.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正面词语=><是 都是P或q至 多有 一个至 少有 一个至 多有n个P且q反面词语二 数学运用1.已知命题,由它们构成的“p∨q”“p∧q”和 “﹁p”的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________个2.“”是“”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3.若为真,为真,则为__________4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及命题的否定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⑴ 若,则关于 的方程有实数根 ⑵ 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为 * ⑶ 若 则5.已知 p: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q:方程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 m 的取值范围。6.已知下列三个方程:至 少 有 一 方程有实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三.课堂练习1、已知命题p:不等式的解集为 R,命题q: 是减函数,若p且q为真,求 m 的取值范围。四课堂小结:用心 爱心 专心1、“或”“且”“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2、利用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五 作业 1 已知 p:方程有两个实根; q:方程无实数根.若 p 且 q 为真,求 m 的取值范围. 2 已知设函数 y=在内单调减;曲线与 轴交与不同的两点, 若“p或q”为真, “p且q”为假,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