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萤火虫》教案及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萤火虫》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1/13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萤火虫》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2/13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萤火虫》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3/13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萤火虫》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贾祖璋 1901 年 9 月 24 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从 1931 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 年间创作及译作近 300 万了的作品。自 1934 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究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 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化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了解认识事物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2.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提示:作者从其生理机制的角度作了科学的说明,即萤火虫发光是区为它的尾端有特别的器官,这个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着细胞,细胞里有叫做“萤火体”的黄色颗粒。这些黄色颗粒遇到氧气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这诠释里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准确而全面。 3.作者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萤火虫》教案及教学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