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染房》有感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陈杰著的《大染坊》,很有感触。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孝的气息,值得学习。 翻开书的第一页,陈杰写的序不同与其他小说,他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来描述此书,给人一种悬念,让人有一种很想继续读下去的感觉。 第一:做人要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主人公陈六子,从小是一个叫花子,无吃无穿无住所。在寒冷的冬天得到过锁子叔半碗残羹剩饭,在饥饿时得到过苗瀚东的一个白面馍馍。待他有了能力以后,为锁子叔老两口购置房屋,雇佣人照顾,按月供钱粮财物,养老送终。与苗瀚东成为生意的伙伴,感情上成为亲兄弟。 第二:做人要勤学习,常上进。陈六子虽说小时候是个叫花子,但他并不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他常常去听说书的讲评书,刘邦、朱元璋、关云长等人物的故事,都成为他学习的楷模。再就是看人 家下棋,在看下棋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的为人之道。人常说读史书使人明智,陈六子虽不认识一个字,但他把听过的每一句有用的话,都记在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他年纪虽小却早早的学会了生存的道理和智慧,这是其他同龄人所学不到的,为他今后在生意场上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对家人忠贞,对朋友真诚。在抗日战争之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还很严重,有点财力的男人三妻四妾很常有。而陈六子却是“糟糠妻子”不下堂。书中有一 段陈六子夫妻的对话,虽然有些不雅,却道出他对妻子的忠贞。“……我在那边搂个小媳妇,刚想鼓捣点小事儿,可一想起你在这边揽着福庆落泪,我什么事也办不 了,就剩下难过了。可话又说回来,我要是在这边陪着你,一想那边还有个程明瓦亮的大闺女,也是挂牵着。不行,不行,这是没事添乱,这事万万不行!……” 与朋友相处,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相互信任,信任是相处的基础;第二是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交往的持久而不掉颜色;第三,也是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假如两个人交往是相互欣赏的,那交往的过程就是欢悦,舒心,轻松,甚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欢乐感觉。 第四:做事要分清敌我,该善则善,该狠则狠。对待可怜的人要善,对待善待自己的人更要善,作为领导对待自己的员工要善,让员工感受到被人关怀,解决了后顾之忧,员工能不舍命去干吗?虽然陈掌柜对待员工也不错,但是时代决定了他的思想是努力赚钱,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他自己。小说中的“狠”更能说明陈寿亭的过 人之处,对青岛的明祖,对上海的林祥荣等,特别是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