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重力 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2)知道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心。(3)理解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及其公式 G=mg。知道 g 的数值、含义及其单位。(4)知道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感受实验测量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2)通过合力概念的建立,感受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观看中国跳水队比赛片段,激发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2)通过了解牛顿发现“引力”的故事,感悟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同一直线二力合成。难点:重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弹簧测力计、钩码、重垂线、直尺、铅笔、演示用弹簧、橡皮筋等、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图教案示例第一课时引入播放中国跳水队参加国际比赛的视频片段,举例:展示现象:① 苹果下落 ②晾衣服水滴到地上 ③抛出的物体落地 ④水往低处流提出问题: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类似现象下落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苹果为什么都会下落?(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讨论得到: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用心 爱心 专心活动 II学生实验2重心活动 I学生实验1重力的大小情景 IV演示 2情景 III演示 1重力的方向活动 III学生实验3活动 IV应用 1活动 VI学生实验4活动 V演示 4情景 I视频跳水重力情景 II图片重 力 产 生的 原 因力的合成同 一 直 线二力合成活动 VII应用 2情景 V演示 3(一) 新课一、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符号∶G 单位:牛(N) 提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受力物体呢? 2、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3、重力方向提出问题 重力的方向如何?演示:使几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观察:物体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吗? 结论:方向一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演示:简单介绍重垂线,将重垂线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分别放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观察:让学生观察重垂线,并得出结论:重垂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卡 p52 活动 1大组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归纳: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就是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结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力方向的应用(1)、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