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教学案:孔雀东南飞 1课题孔雀东南飞 1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及本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古今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相”、 “见”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理清写作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4、归纳写法,品味诗歌语言。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 “相”“见”的一词多义。3、背诵有关名句。【学习难点】1、评析人物,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方法主动预习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自学备注一、课前预习必须掌握的内容:1、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单音词 素组成,但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词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3.乐府诗 了解乐府诗的来历、内容、题材特点。(参见《资源与学案》)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 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4、本诗的写作背景1二、知识梳理与课文把握 1、注音:自缢( ) 箜篌( ) 公姥( ) 伶俜( ) 腰襦( ) 哽咽( ) 葳蕤( ) 遗施( ) 聘礼( ) 磐石( ) 拊掌( ) 否泰( ) 赍钱( ) 踯躅( ) 冥冥( ) 摧藏( ) 晻晻( ) 仕宦( ) 蹑履( ) 玳瑁( ) 明月珰( ) 纤纤( ) 窈窕( ) 便言( ) 婀娜( ) 鹄舫( ) 幡( ) 骢马( ) 鲑( )2、课文把握 开端——兰芝被遣 ( )发展——夫妻惜别 ( )再发展——兰芝抗婚( )高潮——双双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