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题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一、考点说明《河池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词句的考查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二、什么是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主要指:①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⑤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⑦有比方、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三、考查重点:理解词语的引申义、比方义、指代义和表达效果【知识链接】1、词语的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例如:(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化。(3)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4)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白天的时间很久。 2、词语的比方义是指用一个词的本义比方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例如: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方义为:比方艰险的遭遇。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坚韧地斗争。(2)“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方义为:比方战火或战争。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3、词语的指代义是文章中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例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指代的是有学问的大儒,而“白丁”则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四、常见的题型1、“××××××”这一句中,“×”字为什么用得好? 2、请分析选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第×段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五、经典习题讲析,总结方法 请分析下列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例 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慧了!(朱自清《背影》) 答案:句中的“聪慧”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属于褒词贬用,其实是笨、愚蠢的意思,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因未能真正理解父亲的爱而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解析:“聪慧”的含义和表达效果是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的,其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目的是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例 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丰子恺《白鹅》) 答案:“厉声喝斥”是大声斥责的意思,写出了白鹅的大声叫喊,这是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鹅傲慢的特点,将白鹅写得富有灵性,表现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