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研活动体会 本学期,学校进行了跨学科的大教研活动。参加的老师很踊跃。每次观课,都密密麻麻地坐了几大排。尤其是体育老师,他们在我面前笑着说,我给他们的压力太多了,听课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多。或许真因为如此,所以执教的老师,所在学科的教研组组长,教导处都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具的充分预备(音乐组由于敲击乐器的缺乏,甚至想到了用一次性的竹筷子进入课堂),教案的印刷(尽量做到人手一份),人员的分工(有时候由教导处派发教案,有时候由教研组长派发,有时候由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负责,感觉很团结,和谐)。在前两天的常规检查中,我发现了有部分老师几乎比我还主动参加观课活动。看来,教研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了。那么,结合自己平常的阅读,也为老师们提示一下观课议课的重点吧。一、参加者要对课堂教学有不满足的态度。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要致力于发现缺陷和不完善,知道不完善后,我们期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去实现完善。如:谢老师的《街心花园》,罗老师,陈老师执教四班级的 unit 5 where are you going?黄老师的《陈嘉庚办学》他们一次次地解读教材,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从自身角度找原因。结果课例得到老师们的赏识,体现了老师们不断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追求。二、参加者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一般来说,人们都喜爱倾向于保护自己、掩盖自己、美化自己,喜爱听好话是人之常情,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也是提倡赏识教育吗?但是,对于教研活动,我们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新课的导入是否恰当?引导学生是否有序?练习设计能否有梯度?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之类的问题,我们不妨问问自己,问问执教的老师,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应该如何改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台阶。三、参加者要有坦诚对话的精神。议课不是一言堂,不是教研组长起个头,其他老师符合一番,等着铃声响起,就完成了议课任务。执教的老师应坦诚地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流畅,不成熟的地方,提出来让大家想办法解决;观课的老师也要主动介入,在互动中实现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熟悉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引起自身更深邃,更新奇、更富有启发性的自我对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此外,作为教研组的领头人,必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是实践理念,以身示范。在议课时,我们要向全体老师渗透课程理念,做新课程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