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青年学生进基层工作经验总结 附件 3 厦门大学青年学生进基层工作经验总结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进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大学生走入基层的。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厦门大学团委尝试将团支部组织建设与工作创新相结合,探究了团支部活动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新道路,调动支部全体团员热情,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一、工作理念 厦门大学学生团支部书记挂职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项目是厦大团委服务青年成长、服务地方建设、加强基层团组织建的重要举措。通过项目实施,让更多厦大青年走出校园,融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情,磨练成长;发挥挂职团支部书记的专长,团支部的人力资源,为地方进展输送新奇血液,服务民生,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挂职过程中,团支书要做支部与社区的连接点,把学校团的组织建设、支部活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开展支部活动,增强团支部活动时代性,吸引、凝聚广阔团员青年,逐步建立校区联建、校村联建的基层团组织共建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及流程 项目自 201*年 3 月推出,厦大团委已派出了 2 期,共 170 名团支部书记走入厦门市、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周边的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具体做法如下 (一)招募选拔阶段 校团委主动联系地方团组织和民政部门,联动社区和农村。由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提出用人需求。 通过学院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发动宣传,把此项活动的意义和要求讲清、讲透,做好报名推举工作。 校团委根据报名情况,会同挂职单位进行面试。最终确定挂职团支部书记,进行人岗对接,以人员共建推动组织共建和活动共建。 (二)上岗工作阶段 挂职期限一般为一年,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工作。集中挂职时间至少为一个月,一般安排在假期(暑期或寒假),讨论生视实际情况可在征得学校和挂职单位同意的情况下灵活安排;分散挂职时间可安排在日常课余时间,每周至少 2 个半天到岗,不与正常的学习时间相冲突。挂职期间在挂职单位的实际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 团支部书记上岗,担任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副书记职务,由地方民政部门和当地团组织颁发聘用证书。 团支部书记到岗后,要仔细了解、主动思考自己所在社区的需求,结合所学专业、团员特长,设计、开展支部活动。要发动全体支部团员青年参加到活动中,让更多的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能、做贡献。同时,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