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 1)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殷商后代微子于宋。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 2.为了稳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3.在古代中国,“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表达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图 1 所示的分封形势消灭于( )A.商朝 B.西周 C.西汉 D.东汉 5.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说明当时( )A.中心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6.《 2、礼记大传》云:“庶子不祭,明其宗也。”这反映了 ( )A.皇帝制 B.井田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7.“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种重视姓氏的观念源于(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8.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表如今( )A.一夫一妻多妾制风俗长期连续 B.“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 C.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D.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 9.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0.《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 )A.取代周天子稳固 3、了统冶西周的统治 B.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 C.周完成了从政权稳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 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 1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据下列图推断( )A.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B.燕宋两国不能通婚 C.晋鲁两国可以通婚 D.燕齐两国可以通婚 1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A.功绩 B.品德 C.血缘关系D.才能 13.《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分封制开头消灭 B.阶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