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考试心内科 名 词 解 释 1.心房颤抖的治疗原则:房颤的治疗包括转律与维持窦律、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治疗三个方面。 2.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3.Adms—Strokes 综合征:各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使心脏泵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缺氧,患者山现临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 Adams—Strokes 综合征。 4.Kussmaul 征: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吸气时周围静脉回心血量增多,而已缩窄的心包使心室失去适应性扩张的能力,致使静脉压力升高,吸气时颈静脉扩张更明显,称为 Kussmaul 征。 5.SSS: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窒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其心电图表现包括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快慢综合征。 6.文氏现象:即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现为 P-R 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 P 波不能下传心室。相邻的 R—R 间期进行性缩短,包含受阻 P 波在内的 R—R 间期小于正常窦性 P—P 间期的 2 倍。 7.Eisenmenger 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患者晚期由于重度肺动脉高压,原来的左向右分流变成右向左分流而从无青紫进展到有青紫,称为 Eisen—menger 综合征。 8.高血压急症:是指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 mmHg 和(或)收缩压>200 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9.主动脉瓣狭窄三联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10.Osler 结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指和脚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色或紫色痛性结节,较常见于急性患者。 11.稳定型心绞痛: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临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痛苦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在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逝。此种典型的发作至少持续 2 个月稳定不变(包括频率、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称为稳定型心绞痛。 12.变异型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的一个大的分支发生短暂的、局部痉挛收缩,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其发作与心肌耗氧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