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课题俄国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复习课使用日期 课时4.28 -5.5 第 22 课时教学目标: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莫斯科保卫战 雅尔塔会议教学难点: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战 雅尔塔会议教学过程一.自学篇苏俄(联)经济政策的变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后改革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勃、戈改革失败苏联解体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内容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商业政策分配制度余粮收集制高度集中管理一律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有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缓和了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斯大林模式”政治制度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文化上:高度划一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甚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甚至用强制手段管理经济至用强制手段管理经济即: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史实,思考:三次“ 改革调整” 分别是什么?实质是什么?苏俄:美国;中国: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展示篇1、1920 年,农民契柯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 结果应是A、他受到表彰鼓舞 B、他的粮食被没收上缴C、他被指定到市场出售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2. 1921 年冬季,农民契柯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出售其中的一小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戈尔巴乔夫 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