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板、直尺在中考试题中的应用 一、三角板与直尺的叠放 例 1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 的度数为( )(A)80 (B)50 (C)30 (D)20答 D.点评 通过把三角板、直尺结合,利用三角板的特别角、直尺平行的特性,既考查了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又考查了相关数学知识. 二、一副三角板的叠放 例 2 将三副三角板如图 6 所示叠放在一起,若 AB=1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cm2.答:. 点评 通过两个三角板的组合,融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交汇性、灵活性于一体,这类试题的知识源于生活,思维能力高于教材. 三、三角板应用于锐角三角函数问题例 3 腾飞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腾飞”雕塑.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明在二楼找到一点 C,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 A 点的仰角为 30°,底部 B 的俯角为 45°,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 D,利用三角板测得 A 点的俯角为 60°(如图 3).若已知 CD 为 10 米,请求出雕塑 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1.73). 分析 过点 C 作 CE⊥AB 于 E.由三角板的特别角可知: ∠D=90°-60°=30°, ∠ACD=90°-30°=60°, ∴∠CAD=90°. 由 CD=10,可知 AC=CD=5. 在 Rt△ACE 中, AE=AC.sin ∠ACE=5·sin 30°=, CE=AC·cos ∠ACE=5 cos 30°=; 在 Rt△BCE 中, BE=CE=. 所以 AB=AE+BE= (+1)≈6.8(米). 点评 本题利用三角板刻画了传统的仰角、俯角的概念.立意新颖,锻炼了学生利用自己手头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三角板应用于图形的旋转变换 例 4 如图 4,在 Rt△POQ 中,OP=OQ=4,M 是 PQ 的中点,把 一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M 处,以点 M 为旋转中心,旋转三角板,三 角板的两直角边与△POQ 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 A、B. (1)求证:MA=MB;(2)连结 AB,探究:在旋转三角板的过程中 ,△AOB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分析 要证 MA=MB,只需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因 此 ,过点 M 作 ME⊥OP 于点 E,MF⊥OQ 于点 F,由∠O=90°得四边形OEMF 是矩形.由于 M 是 PQ 的中点,OP=OQ=4, 所以,当 x=2,即点 A 为 OP 的中点时,△AOB 的周长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4+2. 点评 本题利用三角板的灵活性,为图形的旋转变换、全等变换增添了新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