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 2025―2025 学年度下学期初三年级 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高悦 于大军 审题人:牛笑寒 张宇程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 蒹葭》 2.子曰:“温故而知新,□□□□□。”(《论语》) 3.□□□□□ ,□□□□□,威武不能屈。(《孟子》) 4.□□□□□□□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渔 家傲》)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景中体现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一生 活哲理的诗句是:□□□□□□□,□□□□□□□。 6.《江城子 • 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援引之意的句子是:□□□□,□□ □□□? 7.《次北固山下》中“□□□□□?□□□□□”一联,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 的思念,春景 和乡思和谐交融。 8.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满怀信心,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本文作者 (人名),字茂叔,号濂溪, (朝代)哲学家。( 1 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 ②不可亵玩( ) ③陶后鲜有闻 ( ) ④宜乎众矣( ) 11. 文章开篇写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2 分)12. 刘 禹 锡 有 “ 惟 有 牡 丹 真 国 色 , 花 开 时 节 动 京城 ” 的 诗 句 , 这 两 句 诗 应 了 本 文 中 哪 两 句 话 ?表 达 了 世 人 怎 样 的 追 求 ? (2分 )13. 古 人 写 文 一 般 都 是 借 物 抒 怀 , 既 咏 物 , 又 抒怀 。文 章 是 怎 样 描 写 莲 的 生 长 环 境 的 ? 请 抄录 下 来 。并 谈 谈 表 达 了 作 者 怎 样 的 情 感 态 度 ?(3分 ) ( 乙 ) 阅 读 下 文 , 回 答 问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