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861 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16 世纪~19 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育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沙俄的进展史也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沙俄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中国是它侵略的国家之一,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维护和平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是 1861 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在教材内容简单的情况下,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二是通过学生探究“俄国 1861 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教学程序课前引导提问: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 1689 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俄国的近代历史的进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进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新课教学一、俄国废除农奴制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近代俄国是怎样进展起来的?18 世纪初使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为什么到 19 世纪中期要进行农奴制改革呢?3)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1861 年改革的性质是什么?5)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进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背景:19 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 1861 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实际是在保护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