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讲读)【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2、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了解制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3、掌握设问这一修辞方式。4、培育爱国、敬业的精神。【学习重点】1、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2、掌握设问这一修辞方式。3、培育爱国、敬业的精神。【学习难点】1、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2、了解制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相关知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第 14、15 课课后知识方块。【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面词语注音释义:模式: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不言而喻:2、填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从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动,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以及需要制造性思维和制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制造性的人。二、(课堂)学习·研讨·练习(一)【自主学习】1、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请归纳段意。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这一点非常重要”),提出“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的论点。第二部分:(从“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至“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阐明制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第三部分:(从“不过,这种制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至结束),说明富有制造力和缺乏制造力的区别。2、本文主要采纳了什么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论述。3、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假如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4、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怎样寻求呢?“有赖于制造性思维”。5、制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是什么?① 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②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 持之以恒的毅力。(二)【共同探究】1.请另举例子说明“发挥制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毛泽东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