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智谋博人生 1.识记作者作品等知识,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 2.默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3.联系所学知识和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重点含义的句子。 1.读课文,掌握文章中词语现象和特别句式等文言知识。 2.识记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以及作品意义。 3.理解设喻说理的方法,学习委婉地规劝别人的沟通方式。 4.背诵诗歌,了解《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1.联系古今战例,理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 2.通过学习邹忌对齐威王的规劝,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 3.通过品读《愚公移山》,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魄力和坚强毅力。 4.通过背诵并理解《诗经》,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5.能够朗读和背诵文言名句和诗词,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 《曹刿论战》记载了公元前 684 年的齐鲁长勺之战,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题眼是“远谋”,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通过人物对话得到了鲜亮的再现。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通过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词以及邹忌对这些赞美之词的分析,塑造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也通过齐威王的纳谏,塑造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判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愚公移山》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接着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这是情节的开端。下面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人力征服的思想,这是情节的进展。最后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种安排很巧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表现了男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心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