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一、课内阅读。(10 分)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眼前的一穗”指 ,“最大”的“追求”指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又指 。(3 分)2.文中把人生比作 ,把 与追求最大的理想相联系。(2 分)3.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句中“麦穗”加引号表示 。(2 分) ① 引用原文 ②着重论述 ③特别含义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请你围绕这一句话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段话。(3 分) 二、先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奇空气!”(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次,他在海边游泳,一个青年问他:“怎样才能 获得知识?”( )“对,假如使上这股劲儿,还怕使上这股劲儿,还怕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中,海水淹没了青年,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还怕不能获得知识?”这句话的意思是( )A.怕不能获得知识。 B.不能获得知识。 C.一定能获得知识。三、课外阅读。(12 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父说,水的温度已经好了,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澡盆里的师父眼看着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父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1.在适合做题目的义项的括号内打“√”。(2 分) 仪山禅师( ) 滴水和尚( ) 一举两得( ) 万物皆有所用( )2.用“ ”画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2 分)3.“一举两得”中的“一举”在文中指 ,“两得”指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 ?(6 分)4.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的是( )(2 分) ① 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②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 ③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