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与措施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与措施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造价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实行的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如何使得工程造价降低,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将成为整个工程相关行业的控制点。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实践,阐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原理、运用价值工程和技术经济理论,分别对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1.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进展,应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这个体系的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 由于建筑市场缺乏法律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1.2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法律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 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如压价承包、垫资施工、压缩工期、肢解发包、 指定分包……面对这些不法律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拼老本,保眼前,长此下去,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后劲,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法律规范行为。 1.3 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呼唤公平竞争,然而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曾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背上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