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学案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2.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 领会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逐层论证的方法4.学会总结和归纳相关的课内文言知识和课外拓展知识课前预习检测(1)完成下列字词的读音 ① 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 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 洎( )牧以镵( )诛 ④ 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 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并辨析形似字: ① 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 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 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加点字词时要注意其区别。① 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 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① 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 至丹以荆卿( )为( )计 (5)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 赵尝五战于秦 ② 其势弱于秦 总结课文文言现象通假字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 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 A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D 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 暴秦之欲无厌 ②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④ 辞决而行 ⑤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⑧ 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 独不怜公子姊邪 ⑩ 可得闻与 3.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① 思厥先祖父 ②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二、语言运用 1.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 较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 公为我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