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 2011 语文《北京卷考试说明》 2011 年北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也是考生备考的指南。特别是进入第二轮复习后,考生除了加强相关的练习之外,还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复习方向。可是让学生去解读《考试说明》这些都是天方夜谭,包括很多任课教师,总是建议学生回归基础,回归考试《大纲》,可是如何注重基础?如何回归考试《大纲》?又如何复习才有效?2011 年备考方向和热点有哪些?等等问题,一些学生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为此,我们在这里详细解读 2011 年《北京考试说明》,让考生在复习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部分 一、北京卷语文科目的试卷结构: 各类测试内容的试题数量和分值: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约 5 题,约 15 分。古诗文阅读 约 8 题,约 42 分。现代文阅读 约 6 题,约 33 分。写作 1 题, 60 分。 二、考试内容以及要求 1. 考试能力要求: 2011 年北京高考语文卷,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目标”的规定,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考生在积累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所形成的能力进行考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以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以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的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2. 考试内容 第一类: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 (1) 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 (2) 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的识记、理解和应用 (3)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 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5) 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6) 标点符号的使用 (7) 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 (8) 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第二类:古诗文阅读 (1) 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3) 文本内容的理解(包括断句、翻译等) (4)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 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6) 作者观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