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3 牛顿运动定律核心考点考纲要求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ⅡⅠ考点 1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物理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热点。1.常见的图象有:v–t 图象,a–t 图象,F–t 图象,F–x 图象,F–a 图象等。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 v–t 图象与 F–t 图象的桥梁。3.图象的应用(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4.解题策略(1)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的物理意义。(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5.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1)没有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2018·四川绵阳中学)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6 kg 的物体,在大小为 12 N 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 x=2.5 m 位置处拉力逐渐减小,力 F 随位移 x 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当 x=7 m 时拉力减为零,物体也恰好停下,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57 JC.物体在减速阶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为 12 N•SD.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3 m/s【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匀速时应有:F=f=μmg,解得动摩擦因数 μ=0.2,故 A 错误;根据 W=Fs 可知,F–s 图象与 s 轴所夹图形的面积即为 F 做的功,可求出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摩擦力做功为,所以合外力做的功为:,故B 错误;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应有:,解得:,故 D 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可得物体在减速阶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为,故 C 错误。 1.如图 1 所示,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在 t=0 时给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 F,F 随时间 t变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则物块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是A . B .C. D.【答案】C考点 2 动力学中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1.方法概述(1)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2)隔离法是指从整个系统中隔离出某一部分物体,进行单独研究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