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2013 年高中政治《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建议 新人教版一、稳中有进:政治学科考试说明变动的基本特征1、稳定性,是历年考试说明的基本特征。首先是考核目标和要求基本不变。这是政治学科高考的灵魂和方向,引领着整个高中阶段政治学科的教学,也是高考人才选拔的根本依据。因而轻易动他不得。其次,试卷结构和分值不变。形式上的稳定对高三复习的引导非常重要。安徽文综政治部分自自主命题以来,在模块分值、题型、题数等方面一直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再次,试题难度基本稳定。2、变化,微调几乎是每年都有的一曲戏,也是教师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今年政治考试说明的变化主要在:考点变动不多,题型示例更新不少。(1)考点变动:除必修 2 外,必修 1、必修 3 和必修 4 这三个模块都有所调整。“劳动光荣”“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删除,“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和“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的位置互调,“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合并为“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的构成”合并为“财政支出及其构成”,“财政收入的构成”改为“财政收入及其构成”,“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改为“文化塑造人生”。(2)题型示例的变动:选择题除第一题之外,其余 21 题全部更换。主观题也几乎全部换血。(3)对待这个“变”,我们不能停留在“变”的表象上,要看到“变”中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进”就是这个“变”的实质所在。从考点来说,有“删除”,有“互调”,有“合并”,有“改为”。这四种情况,实质上都是从知识的逻辑性上进行的调整。通过这样的调整,使知识在逻辑结构上更为合理。如“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的删除。一是因为这个考点在教材中没有较清楚的阐述,删除它可以降低难度;二是它与“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重复。“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包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和“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包含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没有必要再单列一个考点。再比如,“丰富精神世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