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城乡 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从 2025 年我市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仍存有一些问题不适应形势进展需要,离有效解决群众老有所养问题还有一定距离,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居民自我保障意识不强,增保扩面困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自我保障观念淡薄。部分中青年居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对参保关怀程度低,存有观望心理。而部分快接近 60 周岁的人,又存在侥幸心理,误认为城乡社保会象惠农等政策“普惠制”一样,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给农民种粮补助等各种补助,只要到了 60 周岁就可以享受 65 元的基础养老金,因而不愿参保。二是缺乏一定强制措施。1992 年,国家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一直强调“群众参保自愿”,“自愿参保”观念在群众中根深蒂固,这一观念严重阻碍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展。三是新老政策之间的衔接也影响着农民参保,群众存有三个担心:担心政策会变,所缴的保费会“打水漂”;担心城乡居民保费会随着物价水平上升、越来越高逐年增加,导致经济上承担不了;担心物价水平上涨,现在缴纳的养老保费,假如将来标准不提高,担心保费贬值。 2、对外出务工人员,保费收缴困难。 有的农民举家外出务工经商,有的要到春节期间才回家一次,有的甚至于几年回来一次,导致这批人员的保费收缴困难。为完成任务和进度,这部分农民的保费有的由村委会垫付,有的由村干部垫付。 3、政府补贴政策,对居民主动参保、大额缴费吸引力不够强。政府补贴与居民缴纳保费不成正比,回报待遇低于养老期望,导致吸引居民参保的力量不够大。第一,缴费补贴不成正比。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多缴多补,但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政府补贴没有拉开档次。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正常参保人员设八个缴费档次,即年缴费 500 元、800 元、1000 元、1500 元、2000 元、3000 元、4000 元、5000 元。对参保缴费人员按每人每年 30 元给予缴费补贴。同时,对 1、2 级的重度残疾参保人员,在享受政府每人每年 30 元缴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