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2-4 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 1-3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 2、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教学过程:毫米,分米的认识.SWF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老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 1 米 60 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 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 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先估一估,再动手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 21 厘米,数学书的宽比 15 厘米多,比 16 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 15 厘米多,比 16 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 认识毫米。 (1)师:1 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 1 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老师指出:直尺上 1 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毫米,分米的认识.SWF 提问:从 0 刻度到刻度 1 是几厘米? 老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 0 和刻度 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 1 到刻度 2 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 1 和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