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大气受热过程。以等压线分布图、天气资料图表,日常生产、生活现象为背景,以气温变化的角度切入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运动特点、气温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等内容,如2018·全国卷Ⅰ·T11;2017·全国卷Ⅰ·T9~11,2017·全国卷Ⅲ·T36(1);2015·全国卷Ⅰ·T37。1.区域认知:把握不同区域特征,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力状况原理。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问题。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A 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 地面辐射。(3)应用——解释“高处不胜寒”现象:海拔越高处,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近地面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2.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 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A 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主要直接热源环节 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 B 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环节 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 C 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大气的两大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② 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1③ 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称为 C 大气逆辐射,其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应用(1)分析某地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多寡①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②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③ 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2)分析白天气温的高低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主要看大气逆辐射的强弱(1)解释常在夜晚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2)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分析农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