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在防雷设计审核中的常见问题探讨建筑物在防雷设计审核中的常见问题探讨 摘要:笔者通过对辽宁地区气象特点的认知与了解,针对其地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中所常见的问题做以分析,望通过自己的浅析,能够为辽宁省建筑物在防雷设计审核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物; 防雷设计; 审核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技术审核是指,在建筑物安装防雷设备之前,通过图纸的形式将其安装过程所呈现出来,并交由专人对其进行审核,以确保其防雷设备的设计技术符合法律规范要求,能够正确的安装使用。由于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技术审核要对大量的图纸进行分析,以致使审核过程比较繁琐,小细节上的忽略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不仅要加强对设计审核的监控,还要对审核人员的工作素养有所要求。 一、防雷设计技术的审核 (一)对防雷类别审核 我们在审核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及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按各项要求进行分类。首先要审核的是设计图纸中防雷的类别划分的正确与否。只有根据正确的防雷分类,才可以实行正确的防雷设计。 (二)引下线设计的审核 审核引下线的布置及规格等与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相符。审核出一类防雷建筑物是否每间隔 12m 的距离设置了一套引下线;二类防雷建筑物是否每间隔 18m 的距离设置了一套引下线;三类防雷建筑是否每间隔 25m 的距离设置了一套引下线。还需要评估出引下线与其它金属线管及人行道间的距离有没有达到防止高电位反击及防止跨步电压的要求。 在审核中应该尽量的利用建筑物上的混凝土柱内的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建筑物上的钢柱、竖直消防梯等金属类的构件也可以作为引下线,但是应注意的是各部件之间都要连接上电气通路并且与接地装置和接闪器装置相连接。 部分的设计图纸对建筑物的屋面并没有明确的进行突出部分的设计引下线以及给雷电流有最短的路径进行泄流入地。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在审核中必须提出。作者近几年在工作中发现,部分设计院在防雷的设计中并没有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的装置,而是另外实行人工接地体的方式。这样则会增加人力、财力、工程量,并且人工接地体的使用时间没有基础钢筋接地装置使用的时间长。应该在审核工作中明确的提出意见,进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三)天面接闪器设计的审核 在天面接闪器设计的审核中,需要对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屋面进行审核是否每间隔 6m×4m 或 5m×5m 面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