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新进展 近十多年来,堤防工程的防渗技术,机械化施工的新技术含量有突破性进展;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系统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文详加陈述。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混凝土坝施工 混凝土坝施工以水工混凝土为筑坝材料,施工方法有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两种。现浇混凝土施工又分为常态(常规)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两种。常态混凝土施工一般是以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加水拌和成流态混合物。在施工现场浇入按建坝程序和大坝施工要求所组立的浇筑分块模板内。经过养护,混合物凝聚成具有相当强度的固体大块(即大坝混凝土浇筑块)。经分坝段逐层逐块浇筑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坝段间和分块间的接缝灌浆等措施,使各分块联成整体即构成混凝土坝。混凝土坝施工程序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导流、地基开挖与处理(见岩基处理、软基处理)、混凝土制备、混凝土浇筑、接缝灌浆等。施工准备则为大坝施工和供应器材设备的工作制造条件。主要有: 1、修建下基坑道路。 2、大型施工机械布置与安装。 3、修建专用混凝土供应线,即由混凝土拌和系统通往大坝的运输线。 4、设置制冷及制热系统,这是对高坝及不良气候地区特别要求的施工工厂设施。 施工导流由于混凝土坝施工期间坝面过水对工程的损失和风险较小,故采纳的导流标准较土石坝低,并且尽可能采纳枯水期导流。汛期利用坝体缺口或设置底孔、梳齿等泄水。假如一个枯水期坝体不可能抢出枯水位,可以考虑布置过水围堰,汛期围堰过水,汛后恢复基坑再接着施工。这是混凝土坝施工导流的一大特点。地基开挖与处理坝基要求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限定的压缩变形值,坝体要与基础结合紧密,胶结良好,因此坝基表层及风化软弱岩层应按设计要求挖除。为防止地基渗漏和加强地基承载力,还要将断层、软弱夹层和溶岩等不良地质构造挖除并处理好。为将地基的节理、裂隙胶结起来,使坝基达到坚固、密实与稳定,常用基础灌浆方法处理。在软基上建混凝土坝,要解决地基侵蚀、沉陷、渗漏等问题。混凝土坝体使用的水工混凝土,除了有一般普通混凝土质量要求外,在不同的坝体部位还有低热、抗渗、抗冻。 (1)混凝土骨料人工生产系统进入国际水平。采纳人工骨料生产工艺流程,可以调整骨料粒径和级配。生产系统配制了先进的破裂轧制设备。 (2)为满足大坝高强度浇筑混凝土的需要。从拌和、运输和仓面作业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