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Friedrich List英译者序 . 著者自序节录 第一编 历史 第一章 意大利人 第二章 汉撒商人 第三章 荷兰人 第四章 英国人 第五章 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 第六章 法国人 第七章 德国人 第八章 俄国人 第九章 美国人 第十章 历史的教训第二编 理论 第十一章 国家经济学与世界主义经济学 第十二章 生产力理论与价值理论 第十三章 国家商业动作的划分与国家生产力的联合 第十四章 私人经济与国家经济 第十五章 民族精神与国家经济 第十六章 人民经济与国家财政经济,政治经济与国家经济 第十七章 工业与国家的个人、社会及政治生产力 第十八章 工业与国家的自然生产力 第十九章 工业与国家的工具力〔物质资本〕 第二十章 工业与农业利益 第二十一章 工业与商业 第二十二章 工业与海运事业、海军力及殖民地开拓 第二十三章 工业与流通工具 第二十四章 工业与事业的稳定及存续原那么 第二十五章 工业与生产及消费诱因 第二十六章 关税是建立与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第二十七章 关税制度与流行学派第三编 学派 第二十八章 意大利的国家经济学派 第二十九章 工业主义〔流行学派误称“重商主义〞〕 第三十章 重农主义或农业主义 第三十一章 交换价值理论〔流行学派误作“工业主义〞〕——亚当 · 斯密 第三十二章 交换价值理论〔续〕——萨依和他的学派第四编 政策 第三十三章 英国优势地位与大陆国家——法国和美国 第三十四章 英国优势地位与德国商业同盟 第三十五章 欧洲大陆的商业政策 第三十六章 德国关税同盟的商业政策英译本附录 附录—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英译者序 大约五年前,当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的作品在德国出版并广泛流行的时候,?泰晤士报?驻柏林记者就本书当时在德国所发生的有利于采行保护贸易政策的巨大影响,及时地写了一篇评论。 最初引起我对李斯特著作的注意的,就是他的经济学说这种在实际影响上确实凿现象。经认真阅读了他的著作以后,使我感到有译述这本书的必要,这是为了让英国读者有时机自己来推断李斯特的说法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可靠。 本书包括四个局部——历史、理论、学派和国家经济政策。应当注意到,所有这一些都是在 1844 年以前写的,尤其是其中第四局部所说的一些政治情况与商业政策,大局部现已不复存在。当时英国所施行的谷物法、航海条例及一般保护税制还波有取消,德国工业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