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_第1页
1/13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_第2页
2/13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_第3页
3/13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学过度是当今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现象,其弊端首先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同时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老师的专业成长均有消极影响。教学过度的成因是复杂的:直接原因是源于实践教学层面,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源于理论、制度和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刺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对教学过度的矫正应从修订、完善教育目的和改革社会用人和高考制度入手。 教学过度是当今人们过于重视教育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指教育者(含社会、家庭、学校一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对学生施以超越学生身心承载限度学习任务的一种教育现象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在特定进展阶段的产物。 一、教学过度的表现及危害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过度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它表现在诸多方面。一是机械训练,相同内容过度重复。这些年不少学校,他们不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课时上课,而是突出考试科目,在考试科目中突出重点考试科目——语、数、外,在重点考试科目中又删去实验、参观、活动等内容。老师将这些内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给学生,并围绕这些内容编写或购买大量习题集,进行没完没了的习题训练,直至学生烂熟于心。二是过度补习、过度办班。现在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课内苦课外更苦,他们被各种补习活动压得喘不过气。既有学校各门功课的补习,又有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各类补习班、特长班。三是过度拔高要求,使学习难度不断增加。一些学校唯恐学生应试失败,找出许多偏题怪题甚至奥数题让学生逐条过关,这令不少优等生都望而生畏,学困生便可想而知。有些基础性突出的课文或概念、原理要求学生背诵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教育过度的理念下,学生读十遍就能够记住的材料非让读上一百遍。学生为了完成这些繁重的任务,不得不废寝忘食。据不久前的老师报、中国青年报、中学生报、知心姐姐等多家媒体共同展开的调查,发现 38.71%的中学生晚 10 点下晚自习,其中 11 点后下自习者依旧高达 17.23%,90.96%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 8 小时,其中不足 5 小时者达 16.37%。大量数据证实,中小学生成了社会转型时期最惨重的牺牲品。四是过度强化竞争。绝大多数学校天天有测验,周周有考试,测后考后均排名,不停地向学生强化竞争意识,搞得学生忧心忡忡,心神不宁。面对教育追求的极致,人们不无痛心地咒骂“教育疯了”。 教育心理学认为,就记忆、操作技能的学习而言,为了巩固效果,可适当采纳“过度”策略,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