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师生如何互动 1、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师生如何互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规律性,这就确定了学习数学有肯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据我所知,多数数学老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是多提问、多商量,这两种形式的确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以下几个要件:一、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平等。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表达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 2、”着教育,推动教育的进展。依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加。因为只有平等参加,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沟通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应当说,通过各种学习,尤其是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的很多老师都逐步地树立起了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问题当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状况仍旧存在。老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是先知先觉,很简单在学生面前就有一种优越感。年龄比学生大,见识比学生多,认识比学生深刻,有时就很难倾听学生那些还不那么成熟、稚嫩,甚至错误的意见。尤其是遇到一些不那么征服听话的孩子,师道的尊严就很难不表现出来。因此,师生平等地参 3、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是比较难于做到的。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老师们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杲我们的老师仍旧是传统的角色,采纳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旧是学问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老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耍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需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老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加。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