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学与粮食化学启发式教学法初探粮食学与粮食化学启发式教学法初探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关键是学生能否有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提问、描述、推理、质疑、现象等,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粮食;化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5)-04-0289-1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充分调动学生感观的能力作用(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猎取知识,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其实质在于它严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内因作用。因此,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粮食学与粮食化学主要讨论粮食的成分、性质及其在储藏、加工中的变化,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粮食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掌握水分、矿物质的存在状态及生理作用;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等化学成分在粮食籽粒内的分布、化学组成、性质及生理作用;掌握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储粮的影响。其中部分章节的内容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结构复杂,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那么在粮食学与粮食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呢?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根本。精通教材内容,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是前提。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老师必须刻苦钻研教学大纲与教材,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只有吃透了这两头,才能真正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才能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吃透两头(教材、大纲及学生)的基础上,关键就是采纳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结合粮食学与粮食化学课“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