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发言稿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发言稿 我汇报发言的题目是“高中语文专题讨论性学习教改实验”。我是 XX 市 XX区 XX 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名字叫吴泓。我做这个实验,时间从 2025 年开始一直到今日。刚开始的时候我是用纸制品来做,2025 年加入中央电教馆的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课题,用网络来做。2025 年我建起新浪博客“XX 工作室”(xxxx.cn/XXXXXX),就用网络博客的形式来做。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 我的教改实验的第一个主题词是“生成思想” 第一次用纸制品做专题讨论性学习之后,学生在班刊“卷首语”上写道:“原来我们也有思想。”这给了我很大震动。后来经自己实践和讨论,我认为,生成思想,才能生成出高质量的语言。2025 年 5 月 19 日,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学生的思想究竟从哪里来?》,是对这一思考的总结。 我的教改实验的第二个主题词是“培育思维” 经过长时间的时间与讨论,我发现,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从“感悟型”思维向“思辨型”思维进展,最后走向综合型的“讨论”。初中阶段,学生的“感悟型”思维训练已经完成,初三年级,学生的“思辨型”思维已初露端倪。进入高中阶段,就应该从“感悟型”思维向“思辨型”思维进展,最后走向综合型的“讨论”。这样,学生走入高校,走向社会,才有可持续进展的可能。 我的教改实验的第三个主题词是“经典阅读” 在我看来,学校的语文教育应该摈弃那些非经典之作的语文学习,摈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所谓的“浅阅读”“悦读”。学校的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读整本书,带着思考读书,读生命这本大书。 我的教改实验的第四个主题词是“专题讨论” 我写过一段话是:“专题”为的是集中,“讨论”为的是深化。当一个学生聚焦某个“专题”,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步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就会凝聚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即精神、思想层面的东西; 就会去陈言而留真意,除粗秽而存精气,就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我的教改实验的第五个主题词是“读写一体” 因为“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你“说”或者“写”什么; “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学习是读写分离的,我的教改实验说明读写是可以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