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低年级语文这样教》有感 唐海云 今年我教一年级语文。虽然对于低年级教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当我真正踏上这三尺讲台,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时,我仍然倍感压力。之前听过一些关于统编教材的培训,但拿到课本,面对一篇篇课文时,仍然会不知所措,只能根据已经写好的教案来教。一学年结束之后,对于教材处理、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方面,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感觉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在于教学方法上。这个暑假我读了曹爱卫老师的《低年级应该这样教》这本书。读完后顿觉以后的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方法了。因为这本书不是光讲理论,而是从曹老师的长期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有具体的实例供老师们进行参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这本书主要将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欢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这几个板块。这也十分契合目前的部编版的低年级教材的编写体系。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关于“识字写字”这一块的。就目前的教学过程来讲,生字词这一块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而目前来讲,一二年级的教材主要倾向于扩大学生识字量这一块,每一篇课文都还有十几个二类字,一类字的话,一年级上学期每篇课文大概是有 4-5 个,下学期至二年级每篇课文大概是 8—10 个,甚至更多。与以往的苏教版教材相比,识字量要扩大很多。这对于低年级的老师和学术都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老师要能熟知多种教学方法,能针对每个字进行教学。学生要有很高的预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识字能力,因为目前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文本体量比较大,两天一课的教学不适用,很多老师都是一天一课,也就是说最多三节课就要上完一篇课文,学生要在三节课里面认识并记住这么多的字是比较难的。 而集中识字的过程一般来讲就是老师领读——学生自由读——去拼音读——说一说记忆方法——开火车读或者齐读,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十几分钟里面认识这些二类字,关于识字的教学目标能不能达成姑且不说,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枯燥的、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失去了汉字之间的逻辑和意义,比较容易打击学生的识字兴趣。而随文识字也容易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割裂开来,而且随文识字也会比集中识字花费更多的时间,具有无序性。读完曹老师的这本书后,我发现曹老师是一个很有“文化”的老师。曹老师在教授学生集中识字时的识字方法除了一些常用的偏旁归类、字谜识字、儿歌识字、看图识字等方法,更多的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