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我国旱灾的类型、特点、时空分布与灾情。2.掌握我国受台风、寒潮影响的主要地区及其危害。3.理解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一、我国的旱灾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①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②渐发性气象灾害。2.区域差异(1)旱灾多发中心多发中心③ 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多发季节春季④ 夏秋四季⑤ 夏季(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不同3.时空特点:与涝灾4.灾情(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⑧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a.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b.⑨ 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1.为什么西北干旱区很少发生旱灾?答案 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所以,不同的区域,旱灾的特点不尽相同。在这里关键是“灾”字的理解与含义。所谓“灾”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的事件。而西北地区的受灾体稀少,甚至有的地方基本没有受灾体,形不成多大的破坏,所以干旱不等于旱灾。1.据教材 P46图 2.31 中国 1972 年干旱程度,分析 1972 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答案 从图中可知 1972 年重旱区有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其中旱灾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且地表径流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人类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量大。一旦干旱,易成严重旱灾。2.为什么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答案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均,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迁移应用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材料一 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 5 月初至 6 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材料二 如图示意华北平原近 50 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的分布特征。(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措施。答案 (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