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类仪器分析实验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讨论高校化学类仪器分析实验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讨论 摘 要:本文分析了化学类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特点和难点,结合当前的高校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技术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1 引言 大学化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核心,运用专业的仪器及设备,对物质进行包括定性、定量及形态的分析。此种方法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应用在科研和生产领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其以后的工作及讨论夯实基础。虽然仪器分析实验知识的学习极其重要,但由于仪器在原理、构造及操作等方面复杂难寻规律,使得学习难度大,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效率低下。有鉴于此,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予以改善。 2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特点、难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现实中,一种物质必定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在分析中,可通过仪器分析多维度、多层次对其进行表示。由于自然界物质种类繁杂众多,使得仪器分析方法、种类、型号、操作等方面千差万别,在精度、测量范围等指标上存在不统一。此外,仪器分析实验也是一门极具操作性的课程,实验中往往需要操作众多的仪器来采集数据。而所得数据分析则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最后经过处理的数据又需化学知识给予归纳解析。由此可以推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重难点主要是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及众多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实验知识。 现代化学讨论和生产过程中,使仪器分析技术不断进展。随着生产实践的需求增强,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不断进步,使得仪器分析技术不断得以进展和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不可固步自封,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目前,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仪器贵重,数量不多,不能满足实验过程中多名同学同时操作,一些特别仪器学生接触不到,只是进行演示实验。所以,实验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能熟练操作的仪器不多;(2)面对知识更新,实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且学生群体的类型也在不断的变化,陈旧的仪器设备及老套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内容少,常选用色谱分析、光分析、电分析等有限几种方法或几个典型的实验对学生象进行教...